太阳能集热器如果不能和建筑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建筑的整体建筑风格,给建筑造成设计不统一概的述杂乱形象。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方案,可以使太阳能集热系统成为建筑设计的“外延”,从而为建筑设计方案提供无限发挥的灵感空间。
要使太阳能集热器不再是简单地与建筑物相匹配,而是更多的是使太阳能集热器成为一个建筑结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焕发全新光彩。如果太阳能集热器能增加一些彩色元素,不仅能带来显著的光学效果,也使不同的建筑物的外观独具匠心。
许多厂对于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非常重视,为使集热器的安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不仅特别设计了一些专门的安装组件使集热器完美地嵌入屋顶,甚至创造出真空管集热器的安装不再受安装地点限制,可以任意的安装在建筑物立面、平坡屋顶等位置,且不需要借助基架。而且许多真空管集热器不单单延伸安装在阳台栏杆下,甚至水平或垂直固定在斜坡屋顶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是项目施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企业施工能力和施工上,真正做得了设计与功能的完美统一。
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是项目施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企业施工能力和施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集热器的安装准确到位,不仅不会影响建筑的外观,还可以提升建筑美观度。
太阳能集热器安装的一般建筑要求
1.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时遵循的原则
(1)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方位安装,需要时使用定位器来确定方位。
(2)太阳能集热器在屋面上安装需通过支架或基座固定在屋面上。
(3)放置在屋面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应在满足4h日照时数、互不遮挡、有足够间距(包括安装维护的操作距离)的基础上,排列整齐有序。
(4)固定太阳能集热器的预埋预制件(基座或金属构件)应与建筑结构层相连,防水层需包到支座的上部,地脚螺栓周围要加强密封处理。
(5)支屋座面的上设部置,地太脚阳螺能栓集周热围器要,加屋强顶密应封设处有理屋。面上人孔,用作安装检修出入口。
(6)太阳能集热器周围和检修通道,以及屋面上人孔与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的人行通道应敷设刚性保护层,可铺设水泥砖等用来保护屋面防水层。
(7)太阳能集热器与贮水箱相连的管线需穿过屋面时,应预埋相应的防水套道,对其做防水构造处理,并在屋面防水层施工之前埋设安装完毕。避免在已做好防水保温的屋面上凿孔打洞。
(8)屋面防水层上方放置集热器时,其基座下部应加设附加防水层。
(9)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倾角误差不超过士3°。
(10)嵌入屋面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器与四周屋面应做好防水措施。
(11)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漏试验,检漏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的规定。
(12)太阳能集热器之间连接管的保温应在检漏试验合格后进行。保温材料及其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13)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应按照设计规定的连接方式连接,且密封可靠,无泄漏,无扭曲变形。
2.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应符合的规定
(1)太阳能真空管的安装应在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具备通水条件后进行,真空管安装前,应将真空管联集管水箱内的异物清除干净;
(2)太阳能真空管安装时,应采用润滑剂润滑,同一方向旋转安装;
(3)太阳能真空管安装完成后,硅胶密封圈应无扭曲变形;
(4)太阳能真空管安装完成后,真空管标识均在正上方,并使防尘圈贴紧联集管水箱外表面,确保防尘效果。
3.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施工
对于平屋面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情况比较多见,一般集热器的基础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或者采用成品混凝土砌块,不管釆用何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保证集热器获得一个水平的平面来实现集热器的安装固定点。
平屋面上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施工相较斜屋面施工比较简单,基本类似屋顶其他设施的施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较其他屋顶设施的基础要低,相应的面积也小,每一个基础一般为200mm×200mm或300mm×300mm,因此,集热器基础进行预留或预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收口处理,以便于防水处理。
(1)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屋面建筑设计要求:
1)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平屋面宣设计为上人屋面,或设置安装、检修通道;
2)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应与屋面预埋件连接牢固,并应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3)在屋面防水层上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时,屋面防水层应包到基座上部,其上翻高度需满足泛水的设计要求,并在基座下部加设附加防水层;
4)太阳能集热器周围屋面、检修通道、屋面出入口和集热器之间的人行通道上部应铺设(刚性)保护层;
5)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消防水箱、通信和电视接收设备等建筑构件宜靠北设置,尽量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提供良好的场地条件。
(2)太阳能集热器基础间距。
1)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设计并不复杂,但是基础的布置不仅仅要保证集热器安装的牢固稳定,还需要考虑建筑美观,因此,在集热器基础墩的布置设计时,就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承载、集热器的质量分配、管道的走向以及对建筑外观的影响等等因素。
2)太阳能设计施工图纸会包含太阳能集热器基础布置图,基础布置一般绘制平面图的,主要标明集热器基础尺寸及相对位置。如果屋面有其他设备或建筑用房,应标明集热器基础与屋面设备或建筑用房的相应位置尺寸。
(3)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的间距是影响集热器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
1)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的间距包含前后排集热器的间距和左右相邻集热器间距两组数据。
前后排集热器基础间距确定了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后是否会产生遮挡问题,直接影响集热器的使用效果;左右相邻集热器的基础确定了集热器之间的管路连接空间是否足够,以及相邻集热器是否可以共同使用一组基础。
2)通常集热器的前后排集热器间距,会因不同的地区而不同,在集热器倾角一定的情况下,安装于南方的间距相对较小,而安装于北方则间距较大,前后排集热器的间距一般以当地冬至日前排不遮挡后排阳光为准,间距大约是集热器垂直高度的1.5-2倍。
3)左右相邻的太阳能集热器基础,(a)应考遮挡虑;(b)尽量不集遮热挡器的质量分配,通常左右相邻的太阳能基础的横向距离为2000mm,这样设计考虑了横向支撑钢梁的弯曲应力和集热器的支撑点数最优化的合理长度。若单排横向距离总长度不是200mm的整数倍时,通常的做法控制集热器阵列两端的基础之间的横向距离在2000mm内。
4)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集热器其左右相邻基础的间距也不尽相同,对于宽度为1000mm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基础间距控制在2000mm,正好可以安装两组集热器,而东西向安装的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宽度在3000~4000mm之间的集热器,基础间距就要控制在1500~1900mm之间,并且在左右相邻两组集热器共用一组基础时,可以采用200mmx400mm或300mmx600mm的基础,避免集热器的过缘悬空安装。
(4)改造项目的太阳能集热器基础。
1)新建项目的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相对于已完成的项目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建筑施工阶段制作集热器基础,使集热器基础可以和结构面完美地结合,增强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的牢固性,并且集热器基础的施工安排在屋面防水施工后,做到不破坏屋面防水的效果。
2)改造项目一般都是在原有、已使用的建筑上增加太阳能热水系统,而在已完成的建筑上制作集热器基础显然不可能达到与新建项目一样的效果,所以改造项目的集热器基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对于上人屋面,集热器基础可以直接采用平整的钢板平铺在屋面或预制的混凝土基础来实现;对于非上人屋面,集热器基础与防水层之间最好衬垫一些柔性材料,以避免基础对屋面防水的破坏。
4.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的预埋件
太阳能集热器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安装时,通常采用预埋基础插件的方式使太阳能集热器可以有效地与建筑物结合,预埋件的设计合理很大程度决定了集热器安装的可靠性。
(1)太阳能集热器基础预埋件的常规做法。
(2)预埋件的制作和施工。
1)预埋件须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及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质量要求进行制作和施工。
2)制作预埋件的各项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不得采用未经化验的料头或有严重锈蚀的下脚料。
3)对受力预埋件要做强度试验。
4)所有焊缝除注明者外均应满焊,并应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
5)对处于混凝土浇灌面上锚板平面尺寸大于400mm×400mm的预埋件应按施工图要求在板面中部适当位置开设排气溢浆孔。
a.预埋件在埋设前应除锈,在施工及安装后的外露部分应按施工图统一要求进行处理。
b.在预埋件上施焊时,应尽量采用细焊条、小电流分层施焊,以免烧伤混凝土。
(3)预埋件锚筋长度和锚固长度。
1)根据工程施工图具体情况,需要改变图集中已有规格预埋件的某一项要求时(如锚筋长度需要加长或者缩短,锚筋直径需改变等),可在编号后加“a”代号,并在工程施工图说明改变要求。
2)预埋件的受力锚筋与锚板呈T形垂直焊接时,不得将锚筋成U形或L形后用角焊缝与锚板焊接。锚筋端部应采用埋弧压力焊或周边电弧焊与锚板焊牢,当锚筋直径d≤20mm时,宜优先采用埋弧压力焊,当d≥20mm时,应尽量采用穿孔塞焊。预埋件锚筋与构件主筋相碰时,由个体设计确定锚筋位置,一般规定:①预埋件的锚筋数量不得少于4根,最多设置不宜多于4层。②锚筋的直径不宜过粗或过细,过粗不易加工,过细难以保证受力,通常锚筋的直径不小于A8mm,直径一般不大于25mm;一般情况锚筋的长度不宜大于25mm。③预埋锚板宜用Q235钢,与错筋应采用T形焊。当锚筋直径小于20mm时,用压力埋弧焊,否则用穿孔焊。④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和0.5a(HPB235级钢筋)或0.6d(非HPB235)。⑤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和40mm。⑥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锚筋的间距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均不应小于3d和45mm。⑦对受剪预埋件,锚筋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且不应小于6d和70mm;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6d和70mm。⑧预埋件锚筋长度和锚固长度: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当锚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时应符合相关规范中关于弯钩的规定。当无法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应采取其他有效的锚固措施。
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错固长度不应小于15a。
预埋件的锚筋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含受拉和受弯作用的预埋件和受纯剪力预埋件中。